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,海水作为地球上储量巨大的水资源,却因又苦又咸的特性,既无法直接饮用,也不能用于农业灌溉,海水脱盐淡化处理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。淡化后的海水不仅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,且水量稳定,为沿海地区破解淡水紧缺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。
近年来,海水淡化产业迎来政策东风。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《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 (2021 - 2025 年)》明确提出,“十四五” 期间要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。海水淡化作为重要的优质增量水源,对于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、保障水安全意义重大。随着我国海水淡化项目规模不断扩大、发展力度持续加强,反渗透膜技术作为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,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。
反渗透膜技术的原理基于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特性。在海水淡化过程中,先对海水进行预处理,去除悬浮杂质、微生物等可能影响膜性能的物质,之后通过高压泵加压,使海水中的水分子克服渗透压,透过反渗透膜渗出,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、有机物及其他物质则被拦截在膜外,从而实现海水到淡水的转化。这一技术凭借高效的分离能力,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核心技术支撑。
在众多海水淡化项目中,德兰梅尔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备受青睐。该膜元件拥有 34mil 的进水流道,这一设计有效降低了污堵对压力容器内压降造成的负面影响,使其具备通量大、产水量高的显著优势,十分契合海水淡化的严苛需求。在材料选择上,德兰梅尔卷式反渗透膜采用特殊材质,对海水中具有腐蚀性的盐分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,同时具备耐高压、抗污染的特性。这些特性不仅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,还大幅减少了海水淡化工程中膜元件的更换频率,降低了项目的运维成本,提高了海水淡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。
如今,膜法已成为海水淡化项目的核心技术路线,而反渗透膜技术更是其中应用广泛的关键技术。从沿海城市到偏远海岛,反渗透膜技术正持续发挥作用,帮助解决海水脱盐难题,为当地居民输送纯净、可靠的淡水资源,为保障全球水资源安全、推动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,反渗透膜技术必将在海水淡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,为人类水资源利用开辟更广阔的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