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资料

反渗透膜技术破解电子工业废水处理难题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10:21:26

  在集成电路芯片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,含氟废水等电子工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大挑战。HFA、硫酸、磷酸等大量化学试剂的使用,使得电子工业废水成分非常复杂,这不仅加剧了我国水污染的态势,也让缺水状况愈发严峻。电子业废水具有污染性强、生化性差,且总溶解性固体盐(TDS)、氨氮、氟含量高等特点,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新型废水。​

  传统的电子业废水处理技术,如离子交换法、吸附法、渗透法、电解法等,存在诸多局限性。由于这类废水可生化性差(BOD/COD<0.1),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将总氮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,容易导致排放水体富营养化。更关键的是,常规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氟等特殊污染物,往往只能通过稀释来降低其浓度,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。而且,传统治理方法既不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量,也难以满足行业排放标准,在 “节能减排” 的大背景下,已逐渐无法适应要求。​

 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,其中的反渗透技术在电子工业废水处理中崭露头角,展现出高效且显著的处理效果,尤其针对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废水,处理效率更是突出。反渗透膜技术处理电子行业废水的核心原理是,借助外部力的作用,让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。利用半透膜本身的选择透过性,实现物质的有效分离,相较于其他传统工艺,RO 工艺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优势显著,能同时保证处理效果和效率。​

  反渗透膜技术的优点十分突出:​

  1. 能有效降低废水处理药剂成本的投入,进而降低废水整体回用成本,同时确保污水处理质量。​

  2. 该技术主要依靠外部力作为主动力,在分离过程中无需额外施加其他压力,大大减少了分离过程中的能耗。​

  3. 对氯化物的硬度、总碱度、钠离子以及酸根离子等的去除效率可达 95% 以上。​

  当前,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,我国大力倡导工业企业贯彻 “节能减排” 的方针政策。对于电子工业这类用水大户,环评批复不仅要求废水达标排放,还明确规定了废水回用率。在这种情况下,德兰梅尔反渗透膜技术凭借脱色均匀、脱盐效果好、废水回用成本低、能耗低等优势,在电子工业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通过对废水的再生利用,它能有效降低废水排放量,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,推动循环经济的实现,无疑是破解电子工业废水处理难题的关键利器。